以物易物涉税在会计上有哪些处理?以物易物怎么算增值税?
时间:2023-04-28 12:58:21来源:财报分析网

以物易物涉税在会计上有哪些处理?

以物易物在会计上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处理:涉及的问题包括换出资产收益确认与换入资产价值的确认两方面。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——确认收入实现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——不确认收入所得税:换入的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成本,换出的资产确认销售收入(视同销售):自产的按照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,外购的可按照购入价格。增值税:确认收入,按照约定的价格确认收入。消费税:按照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售价计算。

以物易物怎么算增值税?

1、买方发出的抵押货物属于应税买卖,应当计入销项税;

2、销售方收到的抵押货物属于购入行为,应计入进项税额;

3、交易双方进行交易和销售,并出具增值税或普通发票

标签: 以物易物 资产收益 销售价格 应税买

最新
  • 以物易物涉税在会计上有哪些处理?以物易物怎么算增值税?

    以物易物涉税在会计上有哪些处理?以物易物在会计上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处理:涉及的问题包括换出资产收

  • 什么是债转股?破产重整债转股的风险是什么?

    什么是债转股?可转债可以转换为股票债转股是指可转债可以转换为股票,可转债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,

  • 车险一年需要多少钱?车险一定要买吗?

    车险一年需要多少钱?交强险是按照车型来划分缴纳金额的, 六座以下的汽车是950元,六座以上是1100元。

  • RaaS(机器人即服务)—— 自动化的未来

    通过机器人即服务(RaaS),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部署机器人自动化,从而降低成本并更快速地满足市场需求。机器人即服务(Rob

  • 2023第11届中国国际汽车动力系统峰会 11TH CHINA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PROPULSION SYSTEMS SUMMIT 2023

    大会信息Introduction to the Summit当前,随着全球碳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碳中和步伐的不断加快,汽车产业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,各国

  • 新一代磁悬浮输送线,助力柔性、智能生产-世界快播

    自2018年年底成功开发,到2019年推出DEMO样机,并于同年在上海工博会隆重展出,LS电气的这款X-Trak磁悬浮输送系统一经面市,就旋即获得了市

  • 天天观天下!向深海发展 风电装备产业迎来更多机遇

    对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当前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,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。2022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比首次反超煤

  • 世界时讯:工控速递(埃斯顿、和利时、施耐德、西克、凯尔达)

    01埃斯顿自动化与北自所达成战略合作3月11日,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埃斯顿)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(以下简

  • 今日报丨新品速递 | CAPAROC电子式设备断路器,提供个性化保护

    菲尼克斯电气秉持“怀 百年激情,领 技术创新“的信念,持续研发和扩充产品线,2022-2023年新推出一款电子式断路器CAPAROC系列,继续完善设

  • 工控速递(西门子、ACS、研华、中控技术、日产电机)_世界热头条

    01西门子与河钢集团全面深化数字化低碳合作3月10日,西门子与河钢集团有限公司(河钢集团)签署合作备忘录,全面深化在数字化和低碳化领域的

  • ChatGPT激发AI热潮,制造业加速探索AI应用

    (资料图片)通过创新性的使用了半监督学习算法,ChatGPT让生成的文本模型更加“组织化”,可以改变企业对于数据采集、信息管理与内容输出的

  •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趋势和风险监管

    自工业革命以来,“是否具备创造力”就被视为人类和机器最本质的区别之一。然而,今天的人工智能却打破了持续数百年的铁律。人工智能可以表

  • 穿越长坡厚雪,国产移动机器人零部件正在崛起|当前资讯

   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预测,2023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。至2026年,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,复合

  • “机器人造机器人”从噱头走进现实?

    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,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办投资者日活动。在现场,特斯拉不仅揭晓了秘密宏图第三篇章,并展现出对“机器人造机器

  • 天天日报丨2022年度移动机器人各细分领域谁是TOP1?

   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调研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市场移动机器人销量8 14万台,同比增长27 65%。根据GGII近期的调研反馈,2023

  • 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应对挑战的核心策略|天天要闻

    (资料图片)2022年,受疫情反复与成本上涨等多重影响,供应链风险不断攀升,使得制造业面临严峻的挑战。实现智能制造、推进数字化转型是提升